作者:樅木國際 發布時間:2021-09-18 13:55 瀏覽次數 :
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——中秋節。
中秋節與春節、清明節、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。
接下來跟隨樅木小編一起來了解中秋節的由來。
【中秋節的由來】
“中秋”這一詞最早記載于《周禮》。
因我國古時的歷法,農歷八月十五日,正好是一年的秋季,
而且是八月中旬,故稱為“中秋”。
另外,在一年四季中,每季分為“孟、仲、季”三部分,
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“仲秋”。
直到唐朝的初年,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。
民間尚有“吳剛伐桂、嫦娥奔月”的神話傳說。
下面和小編共同來欣賞關于中秋節的詩句吧。
【中 秋 詩 詞】
《水調歌頭》
宋·蘇東坡
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。
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?
我欲乘風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
高處不勝寒!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間?
轉朱閣,低綺戶,照無眠。
不應有恨,何事長向別時圓?
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
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。
《中秋月》
宋·蘇軾
暮云收盡溢清寒,銀漢無聲轉玉盤。
此生此夜不長好,明月明年何處看。
【中秋節·習俗】
又是一年中秋時,
中秋節都有哪些傳統習俗呢?
八月是秋,十五位八月之中,中秋。
此時賞月,賞景、賞心,一切皆美好。
1、賞月
“月是中秋明”,賞月古稱玩月,
跟其他景物一起觀賞更有韻味。
2、吃月餅
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,
寓意家人團圓,寄托思念。
俗話說:“八月十五月正圓,中秋月餅香又甜”。
月餅一詞,源于南宋吳自牧的《夢梁錄》,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。
3、拜月
我國自古就有在中秋節祭月的習俗,
《禮記》中就記載有“秋暮夕月”,
即祭拜月神。
相傳在周代,
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的儀式,
向明月寄托對未來的希冀。
4、賞桂花
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,
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,以糕點、糖果最為多見。
中秋之夜,仰望著月中丹桂,
聞著陣陣桂香,喝一杯桂花蜜酒,
歡慶合家甜甜蜜蜜,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。
5、錢塘觀潮
在古代,浙江一帶中秋除賞月外,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。
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,早在漢代枚乘的《七發》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。
【中秋節·祝福】
中秋是個團圓的日子,
中秋月圓,佳節思親。
秋江潮水連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,
花好月圓人團聚,祝福聲聲伴你行。
月亮是詩,星空是畫,
愿所有的幸福伴隨我們。
樅木國際酒莊祝您和家人中秋節快樂!
樅木國際酒莊
主營智利、澳洲等國家原瓶原裝進口紅酒,
能夠滿足市場不同需求。
樅木國際酒莊保證銷售的每一瓶酒都是原裝原瓶進口,
擁有全套授權和通關文件,
確保每一支酒都是合法、安全的產品。
樅木始終堅持“100%原裝原瓶進口”,
讓進口葡萄酒不再是消費者望而卻步的奢侈品,
而是在此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高性價比的好酒。
樅木好品牌,您值得擁有!
圓月映長空,美好與君共。
愿事事如所愿,
日子過得比月餅更甜,比月亮更明亮。